傳統中藥鑒別術語
- 詳細內容
- 分類:醫學知識
- 發佈:04 十月 2015
- 作者 房偉略醫師
- 點擊數:1983
傳統中藥鑒別法是歷代中醫、藥工、藥農及藥商在長期的採藥、用藥過程中所累積的寶貴經驗,並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總結而成。其鑒別術語除描述藥材形態特徵外,還記載藥材歷史變遷、說明其生境產地、商品規格或加工炮製,可謂形象生動、言簡意賅。鑒別術語不僅涉及中藥材的鑒定、採收與加工,而且在藥材商品流通中亦被廣泛應用。筆者收集本港常見的傳統中藥鑒別術語,現淺析如下:
1. 雲錦花紋:指藥材橫切面有正常維管束與異形維管束交織而成的雲朵狀花紋,又稱“雲紋”。如何首烏。
2. 車輪紋:指藥材橫切面木質部射線呈均勻放射狀排列的紋理,古文亦稱之為“車輻”。如木防己、關木通。
3. 化渣:指藥材經口嚼而無殘渣。如甘草。
4. 鳳眼圈:指藥材橫斷面有一黃色圓心,其外層為淺黃白色,尤如雞的眼睛。如防風。
5. 掃帚頭:指根類藥材頂端有棕色或棕褐色毛狀殘存葉基/纖維狀毛,形如掃帚。如防風、南柴胡。
6. 芝麻點:指藥材表面所特有的突起的芽,呈斷續排列的小點,排列成橫環紋。如天麻。
7. 尖子:指花類藥材花小而尖端不開口者,其品質尤佳。如金銀花。
8. 同心環:指根類藥材橫切面有數輪同心排列環紋的異型構造,較大者形似羅盤,又稱“羅盤紋”。有的環紋呈波浪狀,如商陸。有的呈斷續狀,如川牛膝、懷牛膝等。
9. 朱砂點:指藥材橫切面上可見散在的棕紅色或黃橙色油點,色如朱砂,主要是油室及其分泌物。常見於傘形科植物的根部。如蒼朮、木香、大黃等。
10. 纖維性:指藥材折斷面不整齊,呈纖維狀或裂片狀,並有較強韌性。如甘草、黃柏等。
11. 頂手:為密銀花之鑒別特點。因其花苞肉質較厚,乾燥後變硬,握之有頂手的感覺。
12. 楓斗:指鐵皮石斛剪去部分鬚根後,邊炒邊扭成螺旋形或彈簧狀,烘乾,習稱“鐵皮楓斗”、“耳環石斛”。
13. 金井玉欄:指根及根莖類藥材斷面,中心木部呈淡黃色(金井),皮部黃白色(玉欄)。如桔梗、板藍根。
14. 金邊白肉:指藥材切片邊緣呈黃色,內瓤呈白色。如佛手。
15. 金星點:指蕨類植物葉背被有的金黃色孢子囊。如狗脊。
16. 金盞銀盤:指黃芪藥材的橫切面,其木部呈黃色,皮部呈白色,恰似金玉相映。
17. 疙瘩:指藥材表面上的突起部分。由於藥材不同,疙瘩在植物學上所指也不一樣。如天南星的突起圓芽,白芷外皮的皮孔樣橫向突起。
18. 珍珠點:指野山參鬚上生有的小瘤狀突起,又稱“珍珠疙瘩”。
19. 獅子盤頭:指藥物根及根莖部有疣狀突起的莖痕及芽,每個莖痕頂端呈凹下的圓點狀,形如獅子頭。如黨參。
20. 通天眼:指羚羊角上部無角塞,內裡中空且對光透視,上半段可見一條細孔道直通角尖。
21. 黃馬褂:指紅參中生長年限較長者,在其參體上部表面呈現土黃色,形同穿一件黃色的馬褂。
22. 菊花心:指藥材橫斷面上細密的放射狀紋理,形如開放的菊花,又稱“菊花紋”。菊花紋主要由木質部射線及韌皮部射綫交錯而成。如甘草、黃芪、白芍、赤芍等。
23. 蚯蚓頭:指藥材根頭部具明顯密集的環紋,如蚯蚓的頭部,又稱”旗杆頂”。如防風、板藍根。
24. 蜘蛛絲:指款冬花苞內表面的綿毛狀物折斷後成白色細絲。